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弘一大师的这首经典之作,真是道尽了送别之意,长亭、古道、芳草将离别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离别之情让人感伤却也显得那么诗情画意。送别从来就是人生亘古不变的话题,有些送别还可以期盼着再相聚,而有些送别连再见都无法说出口便天人永隔。前者的怅惘也许只是一时,而后者的遗憾却可能是一世。人生短短几十个春秋百味杂陈,尤其离别的苦总是会在猝不及防时尝到。
二十五六岁,正是人生的黄金年龄,两个正是处在这个好年龄的女孩却一前一后用自尽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我知道她们都饱受病痛的折磨,却也实在不认可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唯有一次的生命就这样找个不被家人看到的地方、无人知晓的时候用那么残忍的方式自行了断,留下的便是无尽的遗憾。抚育她们长大的父母完全没有准备,逝者已逝,但那锥心刺骨的痛却会伴随父母渡过剩下的漫漫长夜。这两个女孩我都认识,一个是表侄女儿,一个是同一个村子里的邻居。而这样的事情已不是我的人生经验里的第一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不好的消息就从不认识的人身上慢慢转移到熟悉的人身上?总之在童年的时候自己的天地仿佛就只是眼前的方寸之间,根本就听不到什么来自外界的消息,而眼前的世界一片祥和,家庭格外温暖。稍大一些后也就是少年时会听说什么地方发生了车祸、惨案或是其它不幸,离我所在的地方总是有些距离,虽心有戚戚,却毕竟并无切肤之痛。渐渐地这个世界越来越小。很多事情就在同事、朋友、亲人之间兜兜转转地发生,每当有噩耗传来,就会体会到抽丝剥茧般的疼痛。一次又一次的生离死别让人生的天空布满阴霾。
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意味着有一天会离开,可这个事实虽然很早以前就知道,但以为离自己很遥远及对它的恐惧从来都拒绝承认它的存在。直到生离死别一次又一次地上演,由不得自己不去面对。可这样的面对真是让人苦不堪言。因为这种离别的痛从来都不会因为经历多了而感觉不出来,每一次就像把正在结痂的伤口再一次撕裂,鲜血淋漓疼痛如初。累积得多了还会像一块大石沉甸甸地压在心头,无法排遣。一个人要经历多少次别人的死亡才能抵达自己的死亡?相信没有人会知道,一个人最终是怎样死亡的,相信也没有人可以作出预判。在不计其数的这样的送别之间,没有人可以做到轻松洒脱,无论是过程还是结局我都无法改变也无可奈何,唯有过好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算是一种无力的阻挡。